小麥拌種最新科研成果
小麥高產從拌種開始
近些年,隨著拌種科技的發展,對拌種重要性的認識逐年增加,拌種是防治全蝕病,紋枯病等土傳病害的最好措施。拌種是防治地下害蟲的常規手段,同時拌種可控制減輕蚜蟲危害,對早期白粉病等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拌種防凍、抗旱、增蘗壯苗的技術也有突破。因此拌種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一項必要的、關鍵的技術管理措施。
(一).拌種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1.防治全蝕病、紋枯病 、根腐病等土傳病害。
土傳病害一旦得病很難防治,特別是全蝕病幾乎不可治,近幾年紋枯病、全蝕病危害嚴重,因此農民對拌種防病的概念接受的比較好。拌種防病的藥劑主要有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硅噻菌胺等,目前對紋枯病、全蝕病防治比較理想的有苯醚甲環唑,硅噻菌胺等,苯醚甲環唑對紋枯病,全蝕病都能防治,硅噻菌胺只對全蝕病有效。
另外:專家試驗發現,苯醚甲環唑等三唑類殺菌劑對早期白粉病,
銹病等病害的防效也很好。
2. 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和蚜蟲
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的歷史較長,早期主要藥劑是辛硫磷 ,甲基異柳磷等,主要優點是可以殺死害蟲,但防效短,易影響出苗,所以現在基本不用。
近些年,吡蟲啉拌種在防治驅避蠐螬 、螻蛄等地下害蟲,在花生、小麥上得到大面積推廣,防效達到95%以上。另外,上世紀九十年代河南農業科學院的科學家利用吡蟲啉拌種進行蚜蟲防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十余年的實踐證明,吡蟲啉拌種對蚜蟲危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正常年份基本不用打藥,特殊年份也減少打藥次數。
3. 拌種防凍、抗旱,壯苗增產技術研究和應用
近些年由于氣候變化容易發生極冷和極熱、極旱、極澇等極端天氣,因此對自然界逆境的防范成為農業生產的一個重點研究課題,特別是連續多年小麥大面積凍害的發生,尤其是黃淮流域和北方一些地區的嚴重地塊死苗率達到50%以上,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
河南省科學院博翔科技的研究人員利用生物活性酶技術研制的營養增產劑,經過3年試驗示范證明:防凍、抗旱效果優異,增分蘗增產效果明顯。有關農業院所的專家和一線農技推廣部門的推廣人員一致認為。目前,該生物活性酶營養制劑是小麥防凍、抗旱增產最好的拌種制劑,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二). 博翔一號丹的研制
目前比較好的拌種制劑基本上都是單一制劑,吡蟲啉類拌種劑只起到防蟲的作用,苯醚甲環唑等殺菌類拌種劑,只起到防病的作用,有些拌種制劑也宣傳增產的作用,但只是一個附帶的功能,不專業或僅僅是宣傳而已,效果有限。農民需要一個真正效果好的,一次拌種集防病、防蟲、防凍增產為一體的多功能拌種劑,起到全面保護小麥的效果。農業部門的高產創建示范田,也需要這樣一個多功能拌種劑。因此河南省科學院博翔科技的研究人員利用獨創拌種防凍增產的科研成果,集成吡蟲啉,苯醚甲環唑,精甲霜靈等成熟拌種技術,對助劑體系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實驗,很好的把吡蟲啉,苯醚甲環唑,精甲霜靈和生物活性酶營養制劑集成在一起,研制成功了博翔一號丹。博翔一號丹即能很好的防治小麥全蝕病,紋枯病等病害又能控制蚜蟲危害,驅避地下害蟲,特別是獨特的防凍、抗旱、增分蘗效果,是國內外其他拌種劑不具備的。
(三).博翔一號丹使用技術
把博翔一號丹組合三瓶,搖勻都倒入一個容器內,取水300—500ml攪勻涮凈,拌種10--20公斤,人工或用機器攪拌均勻,攤在塑料布上晾干后備播。
提示:不能直接在水泥地,土地、馬路上拌種,嚴禁在烈日下爆曬,也不能在沒有晾干的情況下裝在袋子里存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