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農藥市場依然供大于求,農藥產量約為250萬噸,而國內總需求量僅為30萬噸,出口量超過125萬噸,產能過剩引發的負面影響日趨明顯。2012年農藥市場會怎樣呢?日前,有關專家指出,預計農藥將會出現質量更加優化、價格進一步提高、使用更加安全的趨向,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2012年,農藥行業將呈現大洗牌的局面,一些產品老化的農藥企業將面臨淘汰,同時一些以高效、環保、安全為主打的優勢企業崛起。據了解,2012年國家將從政策上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聯營、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使得農藥產品在研發和應用上有一個質的飛躍,產品的質量和使用效果都會進一步提升。同時,在2012年進口農藥產品仍然會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使農藥質量進一步有所提升。
成本推動價格普漲
由于國家對環保的要求和食品安全性的提高,以及生產農藥所用的煤炭、天然氣、石油、電力等成本的提高,農藥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增加,而隨著國外農藥新產品在國內的推行工作更為迅速,2012年進入我國的新有效成分將達10個左右。進口農藥銷售價格較同類國產品牌提高30%-50%,預計2012年進口農藥價格將普遍上漲5%-15%。
生物農藥將受熱捧
由于國家對資金的控制、國家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政策制約以及食品安全要求提高,一些農藥廠家將會紛紛倒閉或降低高污染、高毒品種產量,增加高效、低毒、低殘留產品的需求。2012年,預計毒死蜱、吡蟲啉、多菌靈、乙草胺等大品種的產能都有下降趨勢。而一些以動物、植物、微生物為主的生物源農藥將會受到熱捧,如苦參堿、魚藤酮、蘇云金桿菌、哈茨木霉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