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民革界別部分政協委員就“三農”問題接受了中外媒體的集體采訪,委員們結合自己的調研和工作實際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來自浙江的馮明光委員就農業科技創新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浙江不是農業大省,但是農業產值大省,農民人均收入過萬元,科技創新在推動農業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在回答記者關于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時,河南農業大學張全國委員說,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環境改善和面源污染治理,如農村沼氣工程就是環保和節能技術的最好體現,為解決秸稈、畜禽糞便利用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凡委員介紹說:“關注‘三農’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獻計出力,是民革參政議政工作的傳統優勢和重要內容。有一年我在農村調研,正趕上下大雨,看到農民還在地里勞作,我走過去與農民攀談,農民也感動于我們冒雨調研。正是基于這份質樸的感情,民革始終關注‘三農’問題,并將隨著‘三農’問題的漸進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發展而持續關注。多年來,民革中央‘三農’方面的參政議政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據了解,民革中央已向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題為《大力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大會發言,還提出《關于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做好農田水利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和養護問題的建議》、《關于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推進農村“兩權”抵押的建議》4件提案。